2024年是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、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。云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、重要指示精神,紧紧围绕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和“抓好一三五、做强百千万”目标要求,扎实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加快推动云浮高质量发展。
经济社会发展——呈现全面发展良好态势
资料图丨金晟兰优特钢项目生产车间
2024年,云浮市紧紧围绕“五个大抓”,全力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出特色、出亮点、出成效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、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、县镇村经济发展壮大、改革赋能优势不断彰显、社会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等良好态势。
经济运行方面,2024年前三季度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(下同)增长4.6%、增速排全省第6。在省公布的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,云浮有14项指标增速排名进入全省上半区,其中7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5;项目建设方面,1-11月,全市重点项目完成年计划投资高于时间进度。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49个(43项),完成投资额排全省第10,完成年计划的115.54%,高于时间进度23.88个百分点,完成率排全省第1。在建和新投产的百亿级重点项目7个、总投资额1117亿元,50-100亿级项目11个,创历史新高。
2024年,全市金属智造、绿色建材、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预计总产值分别达400亿元、500亿元、840亿元以上,积极培育大健康、绿色航运、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大力发展新型储能、智能装备、新材料等未来产业,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。
县镇村经济方面,5个县(市、区)财政收入均突破10亿元大关,2个镇入选广东“百强镇”名单,6个镇入选省“百千万工程”专业镇建设名单。深化拓展“政银企村(户)”共建模式,推动2023年村集体经营收入提前两年完成省定15万元任务,2024年全市973个行政村(社区)经营性集体收入达17万元以上,相关经验做法作为广东唯一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。
改革赋能与社会民生方面,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全市6个项目通过省级批准;在全省首创“企业河湖长制”“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办银行”等制度,率先建设全国首批“生态支行”、全国首个金融领域“农业碳汇经济项目库”;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,在全国率先推出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执法机制,全市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排名连年跃升,两年进步了6位;全市城镇新增就业、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。“一中心多支点全覆盖、能防能治能救命”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构建。2024年全市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.57%,全市接报刑事治安警情下降40.3%、刑事立案下降38.38%,行政案件现案结案率、刑事案件年内案结案率均排名全省第1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
产业发展——点燃“强县促镇带村”发展引擎
资料图丨新兴县簕竹镇肉鸡养殖产业
统筹推进园区经济、镇域经济、资源经济“三大抓手”,优化产业项目梯次布局,推行县镇村一体化招商,推动重大项目进县入园、中等项目镇域布局、小微项目村级承接,点燃“强县促镇带村”发展引擎。
依托“2+17”现代农业产业园,全力打造金属智造、绿色建材、现代农业“三大千亿产业集群”和清洁能源、生物医药等“十大园区产业”,加快推进观音山、冲旺岭矿产资源开发项目。
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2024年新承接签约项目38个,全市4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率稳居全省第1位,招引项目县域213个、镇域亿元项目54个。深化拓展“政银企村(户)”共建模式,推动973个行政村(社区)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以上;因地制宜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新业态,探索发展乡村酒店、庭院经济,打造“美丽庭院”示范行政村156个。
人居环境——聚焦答好人居环境“四道题”
资料图丨云安区白石镇白石村委长塘村
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乡村建设示范创建等乡村建设“六大行动”,统筹推进“五边五无五美”、农村“三大革命”及镇村“三线”整治等专项工作。
聚焦答好人居环境“四道题”,创新市县四套班子及部门定点联系典型镇村做法,扎实开展乡村建设“六大行动”,高质量打好风貌管控提升、农村污水治理“两大攻坚战”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71.08%,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镇域全覆盖。
完成裸露土地复绿整治3752亩、森林质量提升31万亩。构建完善党建引领乡村绿化“1+7+N”政策体系,2024年新增植树147.65万株,超过去10年之和,占全省新植苗木的十二分之一。全市7573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以上标准,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全市859个行政村达到省典型村标准。
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——以点带面推进县镇村全域提升
资料图丨郁南县平台镇“好人队伍”
坚持以县城镇和省定典型镇村为先行示范,以点带面推进县镇村全域提升。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、农村基础设施提能升级、教育强市、健康云浮、平安云浮法治云浮等建设。
以新兴县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为牵引,推动基础设施提能级,高质量完成23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2个镇入选省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的中心镇试点。
以擦亮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——美丽宜业之城”金字品牌为目标,推动民生服务提质量,2023年至今全市新增学位1.98万个;全市平均县域内住院率达91.3%、排全省第2。以“大走访、大排查、大整治、大提升”行动为抓手,推动社会治理提效能,全市3个镇、32个村被评定为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,2024年上半年“粤平安指数”排名全省第1,“好人队伍”做法入选全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。
体制机制改革——发展出题目、改革做文章
多措激活“静止资源”“沉睡资产”,为县镇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。推动69项中央及省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,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局面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5个项目获省批复、数量居全省第3;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——“土地融发展”模式为县镇新增土地保障7633.1亩。持续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,累计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817项、行政事业编制1956个;以郁南县实施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为牵引,探索推动镇级以下事权改革,推动金融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结出硕果,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支行、首个农业碳汇经济项目库。
社会力量参与——营造人人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格局
充分发挥“美丽云浮、共同缔造”特色优势,突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,营造人人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格局。
突出“聚势”共建、“聚资”蓄势、“聚智”破题、“聚力”赋能,充分发挥“共同缔造”先行优势,推动建筑业央企助力14个镇建设项目127个、562家企业参与“千企帮千镇、万企兴万村”项目1256个、“双百行动”共建项目74个。组建“自然村互助工作队”8623支、培育典型户10717户,累计发动群众188.8万人次、捐赠资金3053.8万元。“用好兵支书、兵委员”经验入选全省首批“激励干部群众”典型案例。
【记者】罗强
【编辑】刘嘉怡 曾荧莹 秦小青 区云波
【校对】陈熠
订阅后可查看全文(剩余80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