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云城区通过规模化集约土地和提供“保姆式”企业服务,成功引进小聂跑法等现代农业公司落户扎根云城,创新打造“运动休闲农业”农体旅融合模式,有效实现“一地三用”“一举四得”,“跑”出推动撂荒地整治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机融合的新路径。
政企村合作共建
推动撂荒地“一地三用”
云城区以土地集约流转为契机,通过腰古镇长流村“百千万工程”互助工作队引入广州小聂跑法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建立“政府搭台+企业运营+村集体参与”三级联动机制,协调7个行政村与企业签订协议,整合撂荒地1413亩,构建“9+1+3”(即建好9个种植基地+打造1个运动农业公园+建设3个配套服务中心)融合发展空间格局,在撂荒地上“种”出“现代农业+跑步经济+乡村旅游”三种产业形态,实现土地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。其中,9个种植基地总面积1600亩,涵盖种植甘薯、玉米、剑花等20余种作物,并环绕9个种植基地打造半程马拉松路线;以水东体育公园为核心,以腰古镇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服务中心为依托,配套建设400米标准运动场。
农体旅融合发展
土地利用实现“一举四得”
云城区聚焦“盘活土地”,积极推动小聂跑法等优质项目落户落地见效,推动农业种植拓展运动休闲和乡村旅游业态。盘活了撂荒耕地,恢复土地活力。目前,云城区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盘活撂荒耕地1500亩,其中小聂跑法项目成功流转撂荒耕地800亩,金标公司在南盛镇翠村村流转撂荒耕地100亩,同时对撂荒地进行全面整治和土壤改良,有效恢复了土地的肥力。提高土地产出,促进农民增收。通过引入精准施肥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,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。同时,引导企业与农户实行联结合作,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、资金支持和市场对接等服务,如小聂跑法公司聘请当地长工约100人、临时工约60人,实现人均年增收约3.2万元。擦亮土特产名片,带动产业发展。小聂跑法公司依托腰古镇农副产品对接中心,有机整合水东福禄粽、水果木瓜、剑花干品、腰古麦菜、腰古米、剑花牌酱油等特色农副产品资源,对接小聂跑法等7家蔬菜基地直营店,持续带动云城特色农产品销售。促进镇村建设,实现政企共赢。引进企业通过拓宽销售渠道、打造农业品牌、提供就业机会、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,助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,并为政府创收提供有力支持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了鲜活动力。
点线面逐步推广
云城融湾“加速快跑”
云城区以小聂跑法项目为示范,把撂荒地整治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区其他符合条件的镇村,并借助引进企业的资源网络,以“农”“体”“旅”为媒,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合作,助力云城融湾步伐“跑”出新速度。积极支持企业扩“点”。支持引进企业积极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与销售门店数量,借助企业营销网络推广云城农产品。如支持小聂跑法公司2025年在腰古镇增加租赁2000亩耕地用于种植农作物,在佛山、广州、江门等地增开30间小聂跑法蔬菜基地直营店,不断拓宽云城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。整合资源串点连“线”。结合当地镇村资源禀赋,把企业现有的经营布局连通起来。如支持小聂跑法公司在前锋镇、南盛镇流转更多撂荒耕地用于种植粮食、蔬果等作物,并计划在原来半程马拉松路线的基础上,打造一条42.195公里全程马拉松路线,贯通腰古镇雄强村、永昌村和前锋镇罗坤村、崖楼村以及南盛镇横岗村,结合现代南药、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美食(番薯)旅游季活动,推出更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。拓展政企合作“面”。促进云城区供销合作社与小聂跑法公司加强合作,优化产销对接,推动云城特色农副产品走出云浮、走向大湾区。同时依托区内第三方种植基地,不断丰富跑步线路,强化运动休闲与生态农业有机融合,助推云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。
更多精彩内容>>>
【通讯员】刘俊杰
【编辑】甘得意 董琼 王雨辰 区云波
【校对】李彤
订阅后可查看全文(剩余80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