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“百千万工程”丨云安打造“外联内畅、客车到村、安全便捷”的交通运输网络

云安发布
查看

近年来,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围绕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和市委的“365”竞标争先体系,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抓手,立足构建“东融粤港澳大湾区、西接RCEP”的交通格局,以“建设大交通、构建大格局、驱动大发展”为目标,纵深推进“交通活县”战略,不断完善“对外连接畅通、出入县城便捷、乡镇循环便利、服务产业发展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不断提高交通通达水平,为高质量推进云安发展提供交通支撑,成功获评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,并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省首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。

打通外联“主动脉”,铸强发展“新引擎”

2022年以来,云安区谋划实施一批“出县”大通道项目,拓宽对外交通干道,通江达海、连接南北、承东启西的交通格局更加完善。重要对外通道高效贯通。总投资约20亿,推动与外部路网的关键通道建设,提升发展能级,为云安东进融湾、连接RCEP贯通发展动脉。佛肇云高速加速推进,东接肇庆、西联广西,进一步扩容东西向公路通道通行能力,打通对外经济发展动脉;深南高铁有序施工,提升区域铁路网络密度,推动云安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;国道G324线云浮市腰古至茶洞段改线工程进展顺利,穿越主城区云城与肇庆市相连,进一步缩短云浮与珠三角核心城市的距离,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让云安的交通动脉焕发新活力。乡镇外联路网扩容提质。打通乡镇发展血脉,激活镇域经济发展动能,谋划实施省道S538线(高村龙海桥至佛洞段)、省道S368线(六都至大河段与郁南交界处)、X467线、X466线、X485线、X490线等一批公路建设,加强云安区各镇与主城区、郁南、罗定、新兴等地的联系,实现能源资源和农副产品的对外流通,推动产业联动发展。西江黄金水道蓄势赋能。充分发挥西江“黄金水道”优势,以云浮新港和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为中心,总投资约13亿,实施建设省道S537线升级改造工程(细友石场至湾边村段、六塘至云浮新港段、云浮新港段改线、云港大道),同步规划推动省道S537线(凤凰坳至细友石场段)、省道S537线广州港段改线工程,串联六都港、云浮新港、都杨港和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,形成三路纵横疏港公路体系,积极推动云浮港港口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,畅通国内外大市场,扩大对外开放水平。

畅通内联“主干线”,夯实区域“硬支撑”

云安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以方便市民生活、展示城市风貌、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,进一步构建“六横三纵三联”的主骨架路网结构,大力推动一系列主干路网建设。实现区域路网织密完善。以新建和改建国省道、一、二级公路为重点,对干道进行全面升级改造,先后完成省道S368线(东安大道)、省道S265线云祥大道(一期)、广盛路路面改造工程等,提升辖区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国、省道的连接线,从道路拓宽改造、融入智慧设施、绿化景观节点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,城市干线道路焕新亮相,确保了城市主要人流、物流的高效流通。推动两区融合快步发展。抢抓云安区与云浮新区融合为契机,充分激发“两区”融合经济发展活力,以交通作为联通城乡的“纽带”,打通两区快速连接通道,积极推动新城快线二期建设,加速凤凰坳—细友石场—湾边村产业路实施,推进X468线、X471线和X867线养护修复工程,完善重点项目周边配套通行设施,不断夯实两区城乡融合发展“硬支撑”。加速园区路网立体构建。积极响应区域发展部署,围绕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、都杨工业园等,在园区交通路网优化方面持续发力,在六都镇完成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青洲大道东道路工程、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大庆高速路口路段升级改造项目等12.22公里;在都杨镇建成工业园区路网、南广高铁站南片区路网等33公里,贯通云谷公园道路、沿江公路一期、新城快线一期、东部快线等道路,推进疏港大道建设工程二期等道路建设,全力夯实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交通基础支撑,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。

疏通农村“细血管”,激活民生“新动能”

云安区坚持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作为服务民生、促进发展的惠民工程来抓,围绕“建设好、管理好、养护好、运营好”的总体目标,不断巩固提升“四好农村路”成效。向路而行,建设发展民生路。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标准,大力实施老旧公路改造,提高乡镇与外界的连通能力,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。加快推进建制村通通双车道建设,推进更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村入户,延伸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路网。2022年以来,云安区投入建设资金约5.3亿元,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(含单改双、四升三)达223公里,其中,农村公路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130.224公里,占比由2022年的24.81%跃升至2024年的82.61%。全区共105个行政村,通双车道的行政村达101个,占比96.2%。路畅人安,筑牢群众安全路。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、大整治,推进重点路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、危旧桥梁改造工程、平安路口整治工程等建设,为农村公路系上“安全带”。2021年以来,全区总投资约6800万元,新建公路标志牌531块、波形钢护栏约44.44千米,埋设示警桩、道口柱5456多根,完成危桥改造35座,挖修补路面约2.5万平方米,设置路面标线、减速带4.079万平方米,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弱、安全隐患“点多、线长、面广”等问题,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率不断降低,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因路而美,打造绿色生态路。以“实、安、绿、美、融”为核心,围绕创建美丽圩镇、美丽乡村,打造出“一路一风景、一村一幅画、一镇一特色”的“美丽农村路”共10条约70公里。结合人居环境治理提升、村庄绿化等重点工作,聚焦村旁、路旁、水旁、宅旁“四旁”和山边、水边、路边、镇村边、景区边“五边”,广泛开展植绿活动,实现公路绿化兼顾高中低搭配,花乔灌木错落有致,三季有花,四季常青,全力打造绿美云安公路“新颜值”。严格落实日常养护资金,辖区范围列养率达100%,确保“有路必养、养必到位”。

打好运营“组合拳”,撬动共富“新支点”

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联农带农富农工程,以构建“交通+N”融合体系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,为乡村产业发展、提质公共服务、群众增收致富释放交通活力。“客货邮”通镇达村,打通物流末梢梗阻。建成1个区级,7个镇级,10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点,形成“区域客运一张网”。由云浮市汽运集团独资成立运营实体“云浮市金马农村综合运输服务有限公司”,创建农村综合运输服务“云顺达”服务品牌,利用云浮汽运集团班线客运全覆盖的优势,提升农村客运服务乡村“最先、最后一公里”的能力,打造“同城即日达”品牌。充分挖掘客运班车“仓底”经济,与邮政、顺丰等快递头部企业合作,全面实现县通镇快件线路运输100%覆盖;与云浮市邮政公司开展战略合作,利用镇通村客运实现快递到村到户业务;挖掘镇通村驾驶员“熟人经济”作用,上门揽件,抢占农村物流最前端市场,彻底打通农产品上行“最先一公里”。“交通+”多维融合,创新多元发展模式。聚焦教育,推出17条“护学专线”,覆盖全区7个镇20多所学校,惠及上千个家庭、上万名学子,破解农村学生上学“接送难”。聚焦文旅,以“交通+旅游”开通农家乐、休闲康养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带动形成民宿、餐饮和“土特产”消费增量。聚焦农业,带动云安富林花生、白石西瓜、镇安麻竹笋等“土特产”出村进城,同时,建立冷库,探索发展果蔬、肉类、水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公共型冷链物流服务,打通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农产品供应链,开辟产业发展、群众增收的致富路。聚焦医疗,推进“交通+医疗”相互联动,提供就医接送、取药、疫苗接种等贴心服务,实现全区由村到镇级卫生院线路全覆盖,开拓就医直通车、送医送药、助老、助残出行等民生服务市场,守护群众的健康福祉。“数字化”技术赋能,巩固融合建设成果。坚持智慧交通引领,以“云顺达”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,推出云顺风(安全便捷的农村定制出行服务)、云顺快(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乡村快递服务)、云顺游(运游结合的乡村文旅服务供应商)、云顺品(云浮农副产品展销综合服务平台)四个品牌,提供交通出行、快递物流、旅游服务、供销商贸等线上服务,实现人、车、货、站、线等要素的精准匹配,以科技赋能农村综合运输,向客户提供更丰富、更高效、更智能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,实现数字便民服务“一机在手、办事无忧”。

【来源】云安发布

【编辑】甘得意 陈敏贤 秦小青 区云波

云浮融媒(集团)

+1
您已点过

订阅后可查看全文(剩余80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