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安区白石镇长塘村: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 擘画和美乡村新蓝图

朱晓岚
查看

夏日时分,走进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长塘村,仿佛踏入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。这里有两百余年树龄的相思树、百年荔枝树与野生蒲桃古树,参天而立,将仅有0.5平方千米的村庄装点得静谧而富有生机。自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号角吹响以来,长塘村紧扣“半城郊型”经济示范样板的目标,依托自身独特的生态资源,凝聚多方力量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,成功实现了从普通村落到和美乡村的华丽蝶变。

擦亮生态底色

古树新村共绘绿美画卷

长塘村最大的财富,便是其深厚的自然与古韵。自典型村建设以来,长塘村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将丰富的古树资源转化为发展的核心优势。通过实施“精品村建设工程”,村里因地制宜打造了绿美古树公园,新植树木1210棵,打造“美丽庭院”10户,建设“四小园”5个,真正做到了“开窗见绿,推门是景”。

环境的改变,村民的感受最真切。在百年野生蒲桃树下,年逾七旬的村民张亚龙回忆道,他脚下的这片小公园,过去是臭气熏天的养鸡场。如今,这里已是村民们休闲议事的好去处。“现在环境好了,建了沥青路、球场,周围都建设得很好,我们生活更舒心了。”张亚龙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。这生动的转变,正是长塘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宜居品质的真实写照。

激活产业引擎

特色养殖带动共富新篇
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关键。长塘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,成功引入澳洲青龙虾特色养殖产业,为村庄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占地30亩的养殖基地,预计每亩产量可达700斤,按市场价每斤60元计算,年产值120万元。这一项目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万元的稳定增收,其成功的养殖模式更辐射至西圳、云磴等周边村庄,形成了“一村示范、多村受益”的良好局面。

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永桥并未满足于现状,他正谋划引进花鲢、白鲢等品种进行复合混养,以期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从单一养殖到多元发展,长塘村正以特色水产养殖为支点,撬动更大的产业版图,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富民强村之路。

凝聚共建合力

和美宜居绘就幸福生活

乡村的蝶变,离不开强大的内生动力。长塘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并成立了由13名队员组成的“百千万工程”互助工作队。他们深入群众,广泛宣传动员,累计带动超过400人次投身到乡村绿化与人居环境整治中。

在多方努力下,村庄的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:环村主道铺上了平整的沥青,老旧篮球场焕然一新,安全护栏和路灯守护着村民的夜行路;“三线整治”让天空更加清朗;34间农房经过统一规划和风貌提升,保留了地域特色的同时,也让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美观。

展望未来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持续引领下,长塘村将进一步用好现有古树资源,持续完善古树公园、农家乐等配套设施,全力打造一个集休闲、娱乐、旅游于一体的绿美古树乡村。从生态建设到产业振兴,再到社区共建,长塘村正以扎实的步伐,将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宏伟蓝图,一笔一画地绘制成触手可及的和美现实。

【记者】朱晓岚

【通讯员】王保文

【编辑】刘嘉怡 郑宇健 胡焕红 区云波

【校对】陈熠

+1
您已点过

订阅后可查看全文(剩余80%)